北京 [ 更换 ]
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宁波昆明苏州郑州长春合肥南昌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石家庄太原珠海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三亚赣州九江金华泰安榆林许昌新乡舟山慈溪南阳聊城海口东营淄博漳州保定沧州丹东宜兴绍兴唐山湖州揭阳江阴营口衡阳郴州鄂尔多斯泰州义乌汕头宜昌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日照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肇庆西宁介休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德阳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齐齐哈尔昆山柳州绍兴县运城齐河衢州太仓张家口湛江眉山常德盘锦枣庄资阳宜宾赤峰余姚清远蚌埠宁德德州宝鸡牡丹江阜阳莆田诸暨黄石吉安延安拉萨海宁通辽黄山长乐安阳增城桐乡上虞辽阳遵义韶关泸州南平滁州温岭南充景德镇抚顺乌海荆门阳江曲靖邵阳宿迁荆州焦作丹阳丽水延吉茂名梅州渭南葫芦岛娄底滕州上饶富阳内江三明淮南孝感溧阳乐山临汾攀枝花阳泉长葛汉中四平六盘水安顺新余晋城自贡三门峡本溪防城港铁岭随州广安广元天水遂宁萍乡西双版纳绥化鹤壁湘西松原阜新酒泉张家界黔西南保山昭通河池来宾玉溪梧州鹰潭钦州云浮佳木斯克拉玛依呼伦贝尔贺州通化朝阳百色毕节贵港丽江安康德宏朔州伊犁文山楚雄嘉峪关凉山雅安西藏四川广东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宁夏香港澳门
培训资讯网 - 为兴趣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资讯知识

《勇者》|博士生蔡聪: “非典型”盲人的普通生活

博士 生活

蔡聪不喜欢被贴上“励志”的标签,他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

10岁那年,因为药物性青光眼导致视神经萎缩,蔡聪的视力迅速下降。此后,被摘除的右眼换上了义眼,左眼视力不到0.01、仅剩微弱光感。

在特教学院学针灸推拿的蔡聪没有去当按摩师,而是成了残障项目总监、公益集团合伙人、中国第一本残障领域自媒体读物主编、非视觉摄影培训师……2022年,36岁的蔡聪又有了一个新身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传播学专业在读博士生。

《勇者》|博士生蔡聪: “非典型”盲人的普通生活

2023年1月7日,北京市房山区,蔡聪在家中。他身后的凤凰是一位朋友到访时画的。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蔡聪曾经两次“出圈”。一次是2017年1月,在《奇葩大会》上,他做了《世界上不应该有“残疾人”》的主题演讲,以幽默的语言抛出“我们的人生只是换了一种新的活法”等金句,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大众对残障人士的认知。另一次是2022年9月开学,他到社科大报到,一篇报道把他重新拉回了公众的视野,只是网友依旧在留言中评论“励志感人”。

这些旁人眼中的“励志”故事,在蔡聪看来都很普通,“之所以显得不普通,是因为一个典型的盲人不是这样生活。”他想做的就是打破人们对残障者的刻板印象,把关注残障问题的视角从关爱模式转换到尊重权利,尊重残障者个人的生命经验和价值,让残障人都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36岁,在“恐慌和敬畏”中读博

2023年年初,上完9门课、读完近百篇文献,结束博士第一学期学习的蔡聪,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我很厉害,考上博以后我自己没有激动,内心充满了恐慌和敬畏。”蔡聪坦率地承认,多年来他一直鼓励更多残障者接受高等教育、倡导考试制度的突破,但在自己考上博士之后,却曾一度忐忑不安。

跨专业读博欠缺理论基础、阅读障碍、只能用罗列的方式写文献综述,这些是摆在蔡聪面前的现实障碍,“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个没有接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野路子’,水平不够,自卑感还是有的。”

《勇者》|博士生蔡聪: “非典型”盲人的普通生活

蔡聪在家中阅读纸质书时,使用手机的识别软件将书中内容转化为语音。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视障者读博,目前在国内还不太多见。在蔡聪的“朋友圈”里,目前只有两位,一位视障博士生就读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另一位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是2015年第一批使用盲文试卷参加普通高考的应届毕业生。

蔡聪说,之所以决定读博,与社科大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教授有很大关系。卜卫从事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关注边缘群体的媒介使用与社会变革,跟蔡聪做的事情非常契合。“我和同事们每年会讨论残障研究领域在国内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它应该和社会组织之间具有的良好合作关系,但目前还没有达成,我们积攒了这么多实践经验,是不是也应该去读书,从理论上提升并切入?”其实,蔡聪十年前就因参与残障与媒介相关的研究与卜卫结识,她也建议蔡聪学习更专业的知识。

“二战”考博终于“上岸”之后,蔡聪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重回学习环境的挑战,还有视障者与现行教育方式之间的问题。“比如现在教学用的PPT,学生需要大量阅读,这些都是以视觉为中心的、结构式的,而视障者使用读屏软件时听觉是线性的,没办法跳跃,常常听完后面就忘记前面说的什么了。”

上课、读文献、设计问卷、分析数据、做访谈……经过一学期的历练之后,蔡聪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从局外到局内的身份变化。

在一堂质化研究方法课上,蔡聪和同学们需要提出研究主题从而展开访谈与分享。蔡聪回忆道,那段时间,正好他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残障家庭该不该生孩子?

“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残障者通常是失语的,尤其是残障女性;或者我们的表达被认为是不理性的。”蔡聪由此提出了“视障女性生育决策与体验”这一研究主题,期望研究成果能更好地帮助想要生育的视障者。

他和另外四名同学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蔡聪的妻子、常年教视障女性化妆的肖佳作为“编外成员”,六人一起基于不同地区、不同学历、不同视力、不同年龄段等情况,通过互联网寻找和访谈了20余名视障女性,“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视障女性在产检过程中面临的心理负担问题和基于其特点所需要的专门化服务缺失的问题,更多数据我们还在整理。”

“其实同学们虽然愿意加入我这一组,但大家还是有些担忧,毕竟只接触过我这一个视障者。”研究开始前,蔡聪和肖佳特意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吃饭,他的一位师姐采访了肖佳作为调研访谈前的热身。在蔡聪看来,大家习惯残障者在生活中的存在,就已经非常难得。

在非视觉摄影中“看见”不同人生

虽然读博还有点“恐慌”,但蔡聪在从事非视觉摄影培训时却非常自信,“我是一个好培训师。”

“它是盲人的象征,但是盲人却在远离它;它可以帮助盲人,但盲人却厌恶它。因为它让健全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全盲者石越俯拍了一支正陪伴自己行走的盲杖,这张照片被命名为《最可靠的朋友》。照片名字和图片描述的反差直击人心。这也是身为非视觉摄影培训师的蔡聪特别喜欢的照片之一。

2010年,到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工作之后,蔡聪“解锁”了一个新领域:非视觉摄影。“在一些固有观念的影响下,残障是一个污名化的、羞耻的身份,它不容易被接纳、不会让人感到骄傲。”而蔡聪和他的伙伴们想做的,正是打破这些固有观念,非视觉摄影是他们倡导的工具之一。

《勇者》|博士生蔡聪: “非典型”盲人的普通生活

蔡聪在家中用手机寻找照片,照片无法转化成语音,他只能努力靠近屏幕辨别画面。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蔡聪解释说,视障者也需要用照片这一形式去表达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记录生活、展示自己、参与到与非视障者的社交互动。“我们不强调盲人身份,而是强调非视觉状态,因为这种状态是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只是在这种状态下,盲人更占优势。”

2012年,蔡聪和同事们到西藏培训,一位项目官员在带大家采风时,想要尝试非视觉摄影。于是,他戴上了眼罩,在黑暗中害怕地往前走,小声嘀咕着“我这该怎么弄,我不知道我能拍什么了,我觉得我一无所有。”蔡聪告诉他,不管面前是什么都可以拍,这张照片的名字就叫《一无所有》。

2019年8月,在OPPO SEE BEYOND影像展中,蔡聪拍摄了九位视障者的故事,并将摄影集命名为《了不起的盲人朋友们》,在他的镜头下,视障者们化妆、调钢琴、培训盲人独立出行……

蔡聪坦言,自己并不喜欢摄影,而是更擅长非视觉摄影培训,“每张非视觉摄影照片都是我们为其赋予故事和意义。我是一个好的培训师,可以帮他们将感悟到的想法理性地抓取出来。”

他的笔记本电脑里存着许多视障者的非视觉摄影作品,《小腿的情人》《最可靠的朋友》《石头》等都是他喜欢的作品,或讽刺、或共鸣。

《小腿的情人》出自全盲者梁奕轩之手,照片里的主角是两根黄黑相间的路障。乍一看,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看!虽然他很普通,你甚至从来没去留意过。可当我走在人行道上,我小腿与他相遇的时候。这双恋人就肆无忌惮地‘拥抱’‘热吻’,于是在我的小腿上留下深深的吻痕——‘一个红红的包’。”当他人看到这段文字描述,在瞬间恍然大悟的同时,也对盲人出行时的种种不便有了切身体会。

《勇者》|博士生蔡聪: “非典型”盲人的普通生活

全盲者梁奕轩拍摄的非视觉摄影作品《小腿的情人》。 受访者供图

对蔡聪而言,培训非视觉摄影的过程,也是在进入不同人生命的过程,从而感受生命的力量。一次培训中,一位小朋友伸出稚嫩的手抚摸灯箱,在他此前的认知里,光是像蜡烛般烫手的。他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进灯箱,感叹“光原来是温暖的”,就这样,一张摄影作品《温暖的光》诞生了。

在蔡聪看来,非视觉摄影是视障者在透过自己的主动性去增加自己的可见性,改变周围的人,让大家去体验视障群体的生命经验。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见并体验,在2009年-2013年间,蔡聪和同事们在北京的三里屯、地坛等地举办了若干场线下展览,“我们始终是把它当成一种赋能和倡导的工具。”

“人应该有更多选择”

从视障者广播节目制作人开始探索发展道路,继而做杂志、做培训、做媒体倡导等等;在这期间认识同为盲人的肖佳,两人相恋结婚并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儿……2010年,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推拿系毕业后,蔡聪没有按部就班地去做按摩师,而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不是说按摩这件事不好,我有同学喜欢做按摩,也做得非常好;而是人应该有更多选择,我反对的是人生没有自由。”蔡聪解释道。

有一年,香港大学法学院开设了一个面向全国法学生的公益与法律研修班,蔡聪给大家讲残障的部分,当讨论到盲人能不能当老师的话题时,一名持反对意见的学生和大家争论起来。那位同学说,他同意盲人有平等的权利,但当老师会伤害到学生们,盲人可以当语文老师、不能教数学。

“人生的想象太狭窄了。如果一个盲人能当数学老师,我一定要去听课,因为这得有多大的本事啊。他缺乏对视线之外真实生活的感知,可能还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虽然愿意思考,但存在局限。”蔡聪为这位同学感到遗憾。

多年的经历让他意识到,对残障者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外部障碍太多,刻板地认为残障人士没有能力,也不会给予机会。“但能力是发展出来的,每个人都在错误中学习,可残障者不被给予犯错的机会,如果没有做好,外界不会觉得是没有提供支持,而是因为你看不见或者听不见。残障很多时候还是处于一种被隔离的状态。”

《勇者》|博士生蔡聪: “非典型”盲人的普通生活

蔡聪参与编写了《看不见的权利——给视障人的手册》。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他曾经梳理过2008年-2012年5年间、13家媒体关于残障群体的报道框架与主题。

而在常年的大众媒介监测过程中,蔡聪发现,媒介再现残障的框架集中体现在“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残犹如此,健何以堪,悲惨世界,大爱无疆”,报道中的残障者是负担、是威胁、是学习榜样、亦是他人爱心的陪衬……“但这些都只是被主流世界排斥在外的他者。”

“大家可能有一个希望听到的故事,把它编织到自己的框架里去理解。”在很多场合,蔡聪都会一再提起“残障是一种建构”。但他也坦言,想要理解这句话,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很深的探讨。

“我们不断言哪个框架好哪个不好,而是告诉大家要识别媒体如何建构故事,我们也给记者培训如何使用融合的、平等的方式报道,除了看到个人归因,也可以考虑社会归因。比如视障者迷失在马路边,除了报道‘非要出门惹麻烦’的盲人、热心搀扶的路人,还可以追问为什么没有语音红绿灯。”

“我们希望的是大家能拥有更多这种权利的视角。我不反对励志报道,但若只有一类就会带来片面性。”蔡聪强调,他所做的事情不是一种对抗,也不是为了分出对错,而是希望能够吸纳更多人接受残障群体有平等机会的理念,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并理解。

让孩子见识生命的多样

最近,肖佳和女儿蔡孟熙在一起努力学英语。她笑道,读博之后的蔡聪成了女儿的骄傲,女儿常说,“我以后也要当博士”。

蔡孟熙生得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爱笑,还喜欢画画。三幅水彩、三幅手工、黑色的小人、绿色的桃心……在家里客厅的墙上,随处可见她留下的痕迹。

《勇者》|博士生蔡聪: “非典型”盲人的普通生活

蔡聪家的墙上,贴着他女儿的绘画作品。 新京报记者 罗艳 摄

“当孩子有兴趣的时候,我们会跟她聊爸爸妈妈看不见的事情,她不感兴趣就不主动讲,因为这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这很重要。大家把这太当回事儿,她也会当回事儿。小孩子挺活泼的。平时我们也去接她放学,带她去游乐园,请她的同学来家里玩。”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蔡聪夫妻俩几乎没有分歧。

“尽可能不给她增加额外负担,完成好学校的任务。然后希望能有机会多带她去见识,不是那种从小就旅游过多少个城市,吃过多少种海鲜,参加过多少种运动;而是见到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生命状态。”在蔡聪看来,负责任的父母,要能放下家长权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自我负责的能力。

平日里,蔡聪家里常有朋友来访,有视障的、有坐轮椅的,还有多重障碍的,他和肖佳都会让女儿和朋友们接触。有一次,蔡聪随口说道“如果不小心摔伤了腿”,蔡孟熙下意识接了句“那就跟那个阿姨一样,坐轮椅就可以啦。”女儿的回答让蔡聪意外,“这就是生活给她的一种状态吧,生命就是多样的。”

视障家庭在养育子女中无疑会遇到很多困难,蔡聪家也不例外。填写学校发的在线表格或纸质材料,辅导孩子学拼音、认生字、读英语……都是常见的麻烦。他和肖佳会求助于家人、老师、邻居、其他家长,也在网上淘来好用的工具。在与其他视障家长交流后,肖佳发现了一款扫描笔能够解决指哪读哪的问题,再配合自己电脑上读屏软件的声音,孩子也在电脑键盘上粘贴小写字母……一家人在共同协作中不断摸索。

蔡聪觉得,如果产品设计者、教育从业者能考虑到这些多样的需求,进行更为通用的设计,视障家长们本不必如此不便与辛苦。

《勇者》|博士生蔡聪: “非典型”盲人的普通生活

2023年1月7日,蔡聪拿着垃圾,手持盲杖出门。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你觉得这是你理想的家庭状态吗?”“是。”肖佳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觉得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现在的我。”

蔡聪鼓励肖佳使用盲杖,崇尚自由,告诉她“失明以后的人生很有价值”。在蔡聪的影响下,肖佳从老家江西来到北京,做过按摩师、速录师,也尝试公益组织管理志愿者、残障女性项目管理。如今,她是中国第一位盲人彩妆师,“当时除了蔡聪,所有人都觉得我疯了。”

肖佳也运营着视障妈妈微信群,在群里,会有视障妈妈谈道:我觉得我亏欠了我的孩子,我都没有办法用眼神跟孩子交流。肖佳会告诉她:这你没有办法改变,但你可以告诉孩子,我抱抱你也是妈妈的爱。

蔡聪反问,残障者在医学上被判定为“无能为力”,但人生怎么就无能为力了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头发有长有短,皮肤有白有黑,眼睛有看得见和看不见,大家都有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的。

新京报记者 罗艳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卢茜

相关内容

725人参加!这场培训倡议“争做齐鲁未来教育家”!

近日,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2022-2025)师德涵养主题培训暨课题开题指导活动在曲阜市举办。培训班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专题讲座引领、浸润式师德涵养现场教学、研修课题开题与指导等培养活动。全国知名教育学家、中国教育···

欢迎台生报名!300个免费名额,直通全球最大AI训练营!

全球最大的AI培训班来了!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昨日在北京大学启动!未来一个多月内将在全国重点计算机高校中筛选100名老师300名学生参加2018年培养计划图灵奖得主John E. Hopcroft深度学习发明人Geoffrey ···

第三期中证隰县基层干部乡村振兴能力培训班在杭举办

中国日报11月15日北京电 2021年11月8日-13日,“第三期中证·隰县基层干部乡村振兴能力培训班”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开班,本期培训班由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扶贫基金会、隰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此次培训有来自隰县的68名基层干部参加,中国···

京蒙苏豫涉外法律服务专题培训班圆满结束

由北京市司法局、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江苏省司法厅、河南省司法厅及四省区市律师协会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和律师协会承办的“京蒙苏豫涉外法律服务研讨会暨专题培训班”于11月2日圆满完成所有课程,顺利结束。来自北京、江苏、河南和内蒙古的12···

给校外培训“立规矩” 让“野机构”无处遁形——教育界别省政协委员建言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

连续几日,北京知名舞蹈培训机构——天鹅湖畔少儿芭蕾一夜之间关闭全市门店上了热搜,与之相关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话题也不绝于耳。记者发现,类似的现象,在全国比比皆是。“这位家长,请了解一下我们古筝培训班,今日报名一律5折;街舞团一次缴一年费用,···

京蒙苏豫涉外法律服务专题培训班在满洲里市开班

11月1日,由北京、内蒙古、江苏、河南司法厅(局)及四地律师协会主办的京蒙苏豫涉外法律服务专题培训班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正式开班。本次培训班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相关指示的重要实践,是响应和落实司法部党组对广大律师提出的“···

第三批北京市优秀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试点推进会暨京台社区社会工作专题培训会在京台两地连线举办

2022年7月20日上午,由北京市台办、市社工委市民政局主办的“第三批北京市优秀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试点推进会暨京台社区社会工作专题培训会”在京台两地连线开启,台湾地区社会工作专家及北京优秀社会工作者200余人参加。▲张霄林分享参加培···

【预告】就在明天!西山区2023年第二期线上家庭教育培训

西山区2023年第二期线上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为在家庭中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在全社会···

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 澳门各界倍感自豪

来源:央视新闻20日晚上,不少澳门市民相约一起收看了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现场直播,共同回味本届冬奥赛事的难忘瞬间。澳门体育教师协会会长 老杰龙:这次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展示了我们国家的伟大和强大,在我们的运动员里面也有很多的突破,例如这一次···

校外培训行业迎来强监管,“教育 区块链”新模式试图解决行业痼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永菲 冉学东 北京报道近两个月,以校外培训为主要业务的教辅行业迎来密集监管。从诸如高思、跟谁学、学而思等多个头部教育机构被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到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校外···

建场地、做培训、打造IP,室内滑雪紧握冬奥接力棒

近年来,室内滑雪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室内滑雪场数量为36家,位居全球第一。后冬奥时代,室内滑雪该如何大显身手?2020年室内滑雪场数量超2013年7倍2月20日,北京冬奥会正式闭幕,冰雪运动市场仍在快速发展。据文旅部相关调···

全国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政治培训班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公安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切实把广大公安民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领导干部队伍政治建设和忠诚教育?公安部党委统筹谋划、孜孜不倦。1···

枫叶教育亏损超31亿;北京首批线上学科培训非营利牌照仍在民政审批中|一周教育要闻

实习记者|陈振芳本周,教育机构方面,“学而思转型的非营利机构未能通过审批。”言论在社交媒体发酵,北京首批线上学科培训非营利牌照仍在民政审批中,尚未获得许可证;“早教第一股”美吉姆重庆两加盟店陷跑路传闻,美吉姆称,预计两周内能够正常上课;苹果···

京保扶贫协作结硕果,北京三年帮河北阜平培训1483名教师

在京保扶贫协作推进中,北京不断加大对保定阜平县的教育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全方位推动阜平教育质量提升。3年来,利用京冀扶贫协作资金,北京已帮助阜平县培训了1483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据了解,阜平职教中心与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5家会员企业,···

最新!校外培训七大违规行为将被重罚,一图解读

“双减”改革实施两年以来,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开展校外培训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机构“卷款跑路”问题仍零星发生,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仍不时受到损害,为此,教育部组织成立了调研组,先后赴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江西、浙江等实地···

夏宝龙在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来京学习的香港中小学校长和教师

夏宝龙在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来京学习的香港中小学校长和教师 主办方供图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 高凯)5月16日上午,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夏宝龙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参加“香港中小学校长领导研习班及新入职教师内地学习团联···

白银市举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培训班

为了给全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搭建一个交流学习、开阔视野的高质量平台,7月17日,白银市举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结合白银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暨···

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超九成

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超九成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继续做好···

非学科类培训行业性增长:门店增加、课程上新、业绩翻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教育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青少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率先复苏,取得行业性增长。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有的公司营收显著增长,有的公司利润扭亏为盈;有的公司招收人数回暖,有的公司开始扩张教学中心。新东方、好未···

努力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侧记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努力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侧记新华社记者冯家顺、丁小溪“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方向更明、办法更多”“提升领导能力,打造群众信得过的‘铁班子’”“学习先进典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