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更换 ]
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宁波昆明苏州郑州长春合肥南昌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石家庄太原珠海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三亚赣州九江金华泰安榆林许昌新乡舟山慈溪南阳聊城海口东营淄博漳州保定沧州丹东宜兴绍兴唐山湖州揭阳江阴营口衡阳郴州鄂尔多斯泰州义乌汕头宜昌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日照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肇庆西宁介休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德阳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齐齐哈尔昆山柳州绍兴县运城齐河衢州太仓张家口湛江眉山常德盘锦枣庄资阳宜宾赤峰余姚清远蚌埠宁德德州宝鸡牡丹江阜阳莆田诸暨黄石吉安延安拉萨海宁通辽黄山长乐安阳增城桐乡上虞辽阳遵义韶关泸州南平滁州温岭南充景德镇抚顺乌海荆门阳江曲靖邵阳宿迁荆州焦作丹阳丽水延吉茂名梅州渭南葫芦岛娄底滕州上饶富阳内江三明淮南孝感溧阳乐山临汾攀枝花阳泉长葛汉中四平六盘水安顺新余晋城自贡三门峡本溪防城港铁岭随州广安广元天水遂宁萍乡西双版纳绥化鹤壁湘西松原阜新酒泉张家界黔西南保山昭通河池来宾玉溪梧州鹰潭钦州云浮佳木斯克拉玛依呼伦贝尔贺州通化朝阳百色毕节贵港丽江安康德宏朔州伊犁文山楚雄嘉峪关凉山雅安西藏四川广东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宁夏香港澳门
培训资讯网 - 为兴趣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资讯知识

陈恒评《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朗松主义与法兰西的文史之争

斯特
陈恒评《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朗松主义与法兰西的文史之争

《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文学的第三共和国》,[法]安托万·孔帕尼翁著,龚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2月出版,504页,88.00元

文字的发明不但用于记录过往,而且用于描述这个世界,抒发人们的感情;写作不仅是记录与想象,更是一种视觉艺术与知识霸权;文字与写作本应是思想的仆人,但往往成了思想的主人。于是,各种表现艺术得以出现,各种文体因此产生。作为文体的“历史”和“文学”都要表达的是某种陈述、事实、寄托、想象,因此,它们之间必然会存在一种有机的联系,更何况文学与史学的前身不都是神话与传说吗?希腊神话中一切艺术不是都在接受缪斯女神监管吗?九位缪斯的说法初见于公元前八世纪田园诗人赫西俄德的《神谱》,是古希腊人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追求人类整体的真善美,是秩序、优雅、意志的化身。不管是单数的缪斯还是复数的缪斯,都用舞蹈、歌曲、诗歌来激励人类,赋予人类灵感。

今天我们把文学、史学特意隔离开,完全是近代职业化带来的弊端,职业追求的是谋生手段,而非人的整体向善。“文学是什么”“史学是什么”,这类问题在本质上是人作为世界的创造者或破坏者、人在世界中的安全性与合法性所决定的,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未来控制欲所造成的。虽然“科学工作的一项原则是知识的统一性。科学并没有国界,它总是属于全人类。不过,当它努力促进全人类在知识上的统一之时,科学同样有助于维护、确立各个民族内部在学术上的协调一致”(《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232-233页,以下只标注页码)。但我想这里的“知识统一性”主要指自然学科,人文的特点就在于其个性化地看待世界,对世界的解释千差万别,少有统一性。而且人文与自然一直存在分野,虽然有人不断提出各种“第三种文化”来调和它们之间看待世界的差异,但结果基本是徒劳的。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知识的统一性的角度来思考作为学科的史学或文学是如何发生的,也要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思考差异性,“法兰西文学”毕竟不同于“日耳曼文学”。统一性与差异性并存,当保守势力占优势时突出的是统一性,当革新势力处上风时强调的是差异性。也许这就是《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文学的第三共和国》一书试图处理的难题。要写出一门学科的历史,必然会把制度史和思想史结合起来(23页),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考虑历史与现实,在广泛的社会视野中了解“一门学科的发明过程”(14页)。

法国学术群像的独特表达

本书的学术主角是古斯塔夫·朗松(Gustave Lanson,1857-1934)。文学圈之外的人一般会问:朗松是谁?就法国学术界而言,朗松就是法国文学界的兰克和古朗士。兰克的地位自不必多说,而古朗士(N. D. Fustel de Coulanges,1830-1889)的《古代城市:希腊罗马宗教法律及制度研究》,可以说是近代法国史学的奠基之作。朗格诺瓦(C. V. Langlois,1863-1929)、瑟诺博司(C. Seignobos,1854-1942)则是古朗士的继承者,他们合作的《历史研究导论》成为兰克的“科学”史学的方法论经典,该书认为“档案被歌颂为过往之事的仅有体现;它还认定,只有通过档案才能触及过往之事。在档案被一份一份地研究之后,事实自然会被一个一个地搞清,最终,也就可以进行一些归纳了”([美]恩斯特·布莱萨赫:《西方史学史:古代、中世纪和现代》,黄艳红、徐翀、吴延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365页)。

陈恒评《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朗松主义与法兰西的文史之争

朗松,1895年。

按照瑟诺博司(译名按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译法,没有遵从本书译者)的观点,文学研究现在当属“‘历史学的若干分支’……文学史从此沦为历史学中的一门‘辅助性的科学’,甚至可以说,是最次要的、最可疑的、最难登堂入室的东西……一切所谓‘辅助性的科学’都算不上真正的科学”(31页)。朗格诺瓦断言:“历史学家的真正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地在今人和原初的史料之间建立联系……只要有可能,就应该在实现这个目标后停顿下来。”(32页)他们的这些思想深深刺激了当时的法国文学界。

当代法国著名文论家、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安托万·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写于1983年的这本书,讲述的就是处于鼎盛时期的欧洲殖民列强的文化焦虑与知识反应、学术发展与民族意识,这是体现在民族学术方面的欧洲内部纷争,是属于朗松时代的法兰西文史与学术。学科建制纷争的背景是“历史学在十九世纪末经历了广泛的转变,如方法论造就的影响力的扩张、与小说的分离、科学精神的约束等。不过,这种转变不限于思想层面,也不只是一次纯粹理论的和认识论的革命,它还有一个真实的、重大的、与精神层面不可分离的结果,即大学体制的崛起。正如佩吉不无理由地批评的那样,由于缺少了一部关于历史学自身的历史,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在新的历史学中的结合与同谋被掩盖起来了”(33页)。

读完此书后的一个遗憾是不懂法语。英语世界的学术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可谓是压倒性的,依英语学术来认知这个世界,好像我们的学术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对英语学术的一种再确认、一种注释,结果难免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解释世界的模式难免单调乏味。好在现在翻译软件非常发达,不同语种都能大致看个明白,似乎以人为主体的翻译时代即将逝去。但机器毕竟代替不了人,语言原来还可以像孔帕尼翁这样排列组合、变化创造,如此博学浪漫幽默地表达学术史。作者经常令人惊讶地随口一说,闪现思想的灵光,让读者再次体验到十九世纪特有论战文风,辛辣而精准,睿智且风趣,传递无限遐想。就此而言,文学在训导历史。历史的视野有时过于狭窄,表述过于拘谨,文风也过于老旧。但朗松时代的“文学教师们是多么不幸!他们现在是多么羡慕那些鸿运当头的同事啊,哲学家们享有可以谈论一切的特权,史学家们更是受到大学的完全信任”(61页)。

本书是对人文知识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集体批评与综合研究,是文学家的历史,是世纪之交的法国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的生动再现。作者从特别的角度分析了那个时代的多重事业,有争执,亦有自由,属于“知识分子帮”的那些学者是幸运的。“文学需要圣人、教父、国家博士、世俗而又具有神圣性的作者,这便是‘法国大作家’群体,是被‘永恒’塑造……现代人需要他们,以便驱除所谓‘内心的野蛮’。”(182页)欲了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法国文史学术的群像,本书是首选之作,可以体验到学术史的另类写法。从写作技巧说,本书并非今天意义上的学术史,作者独辟蹊径,一直用焦点叙事的手法向读者默化自己的态度,而没有采取令人生厌的教条式说教,但其论述亦不乏逻辑性。作者占有材料之广、理解之深、分类之细、选择之善、平衡之佳,都意味着他在学术积累上下足了功夫;其表述生动鲜明,令人难以模仿,为我们理解近代欧洲学术转型的各方人事提供了价值不菲的参考。

本书独特的、风格化的、诗意的结构就是一种学术理想的表达。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居斯塔夫·朗松,人与作品”,由引子加三十个片段组成;第二部分是“然则何为文学?”由五部分组成,其中第二、第四部分分别由九个和六个片段组成。这完全不同于今天学术著述的“章节目”体例。试想我们的博士生如果这么写论文,导师会同意吗?即便导师同意,外审会通过吗?那当今这种千篇一律的论文培养模式究竟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扼杀天才?由此不妨进一步追问:我们需要整齐划一的学术表达吗?想象力还是学术的灵魂吗?浪漫的学术是可能的吗?今天如何造就知识的革命者?就此而言,学术的全球化和全球化的学术还有意义吗?还在多大程度上有意义?

复数的“欧洲”

阅读孔帕尼翁这本书,让我们不能不想到近代西欧的扩张与延展。1500年以来的世界是一个从分散到整体,逐步迈向全球化的世界,“西欧”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从“边缘”走向“中心”,从“西欧”成为“西方”,它的知识、技术、观念、价值不断传播,令他者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比如中欧地区通过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与西班牙帝国相互联系,使中欧和西班牙海外领土参与全球信息交流,从而将个别欧洲国家的区域和民族历史纳入全球历史。这也是欧洲将非欧洲世界纳入欧洲世界的复杂过程。这是我们理解此书的一个重要背景。

另一个背景是欧洲内部的文化纷争。从外部看,欧洲似乎是一个整体,其实它民族众多、文化万别,各个区域之间经常相互争执,甚至爆发战争,其结果就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学习、融合。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Flavio Biondo,1392-1463)第一次把公元五世纪古代古典文明衰落至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期间的千年史称作为“中世纪”。如果说古典时代代表欧洲的希腊罗马偏居西南一隅,创造了“迄今仍不可企及”的辉煌文明,是后来西方世界的精神动力,那中世纪的欧洲便是基督教的、宗教至上的、由上帝规划历史的欧洲,人的行为只是在证明这种天命史模式的正确。两种伟大的传统制造了,也分割了欧洲:哲学与启示,象征着解释世界、理解世界的两种模式,后来欧洲所有的政治、文化和宗教问题实际上都可归结于此。这种二元传统是欧洲的底色与底蕴,如何汲取和使用这两种传统,欧洲不同时代的不同民族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陈恒评《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朗松主义与法兰西的文史之争

不断放大的“西方”:从希腊到西欧,从西欧到西方

更何况古典文明还存在希腊模式、罗马模式,其中还有很难缕清的东方因素;中世纪基督教在十一世纪分裂为希腊正教、罗马公教,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又产生了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新教。各种“大传统”和“小传统”交织在一起,组成众多的“欧洲世界”。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从过去那种对基督教的效忠转变到对民族国家的效忠。民族主义因此演变为一种政治原则,它认为人类可以被划分为单独的民族单位,并且每个民族应该和国家单位是一致的。因此历史的欧洲、宗教的欧洲、民族的欧洲成为我们观察欧洲的几个重要角度。

宽泛地看,今日所谓“西方世界”大体都是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后裔,地中海古典世界为它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源泉。但具体到不同的时间、地域、语言,这些文化后裔所呈现的文化面貌又各不相同,彼此还存在挥之不去的张力,刺激着各自的发展。就近代欧洲而言,日耳曼、法兰西与盎格鲁-撒克逊学术呈三足鼎立之势,当然后来的俄罗斯学术也不容忽视。

自加洛林时代以来,法国北部一直是欧洲文化的领导者。文艺复兴的著名赞助人法王弗朗西斯一世才华横溢,个性张扬,富有教养,创建枫丹白露宫,建立了法兰西学院,为伊拉斯谟等人提供保护,大大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人文主义现在在法国已经完全成熟了,深深地影响着法国的民族文学,赋予法国文学世界、人类、艺术的新概念”([德]维拉莫维兹:《古典学的历史》,陈恒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109-110页)。但到了十九世纪,法兰西学术似乎落后于日耳曼学术了。

十九世纪末,古物学中萌发了考古学,古典学术中萌发了语言学,这两门科学对于十九世纪批判性客观历史作为一门学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新的客观学派之父是伟大的兰克,他和他的继任者,特别是蒙森(Theodor Mommsen,1817-1903)、德罗伊森(Johann Gustav Droysen,1808-1884)和特莱奇克(Heinrich von Treitschke,1834-1896)一起努力,建立了批评和历史方法的准则。这个日耳曼学派将历史写作变成了一种职业,并创立了正式的历史学术研究,尽管他们没有达到“按照实际发生的情况”来书写过去的理想,但学术为民族服务,学术为国家服务,一切服从于民族这个大局则是激动人心的。法国自然不甘落后。

陈恒评《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朗松主义与法兰西的文史之争

兰克

在日后许多人看来,普法战争中法国的惨败应该归结于德国在学术上的优势,特别是勒南(Joseph Renan,1823-1892)认为,打赢这场战争的是德国的大学,而德国的小学教员们也成就了德国在色当的胜利(34页)。拉塞尔(Pierre Lasserre,1867-1930)早在1901年就指责法国学术界的“德国气”(194页)。布吕纳介(Ferdinand Brunetière,1849-1906)则指责那些一心埋头故纸堆的人分不清什么是学术的目标,什么是学术的手段;当然,他的指责不能说全无道理:“寻章摘句的功夫,过去在中学古典语文教育中具有首要的位置,可如今,语言学和哲学倒不顾身份,也要来窃取这种优先性……我们现在看一些欧洲学者,依靠对一首武功歌的解读或者翻译就建立起自己名望……这是一种‘德国病’。”(54页)反对者口中喋喋不休的所谓“索邦的日耳曼化”和“对学方法的拜物教”,构建起一个有形的战场(209页)。但对历史学界来说,老一辈学者有感于法国的战败和科学的进步,不得不采纳新的研究方法,而文学研究界则不然,随处可见犹豫不决、踌躇不定的局面(65页)。在这场民族文化现代化运动中,法国文学落后了,文学自然要反抗。

在这个时代如何对待古典传统?如何对待督教至上论的中世纪传统?……随着欧洲殖民主义的到来,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欧洲基督教至上主义,这种欧洲例外论在外部表现为对有色人种的奴役和剥削,后来在新世界采取了白人基督教至上主义的形式,在内部则表现为彼此之间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方面的冲突与竞争。此时学术发展的水平成了衡量民族国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这种情况到十九世纪愈发激烈,欧洲“伴随着宪政和民主民族国家的出现,天主教徒和反教会势力就宗教在现代政体中的地位发生了激烈冲突。在中欧和西欧,教会和国家之间一直存在着间歇性的制度摩擦,但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冲突是一种不同的冲突。它们涉及大众动员和社会分化的过程。它们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学校、大学、新闻、婚姻和性别关系、丧葬仪式、社团文化、公共空间的控制、民间记忆和民族的象征。简而言之,这些冲突是‘文化战争’” (Christopher Clark, Wolfram Kaiser, Culture Wars: Secular-Catholic Conflict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1)。法兰西的文史之争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演化的。

朗松主义的实质:为法兰西民族培养现代公民

工业革命开始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是近代欧洲文化的转型期,是工业化带来丰富物质、民族主义带来身份意识、现代化带来现代性的时期,是一个抛弃传统并制造传统的时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出现了爆炸性增长,改变了欧洲的经济、工作、文化和日常生活。但同时,贫穷和剥削在城市和城镇中比比皆是,“财富与贫穷的对立和乡村秩序中的并无本质不同,只不过由于集中在疯狂扩张的城市里而变得更为激烈,更为广泛,更成问题”([英]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205页)。知识分子成为痛苦的世界观察者、文化竞争的参与者。朗松就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孔帕尼翁通过这一关键人物,编织法兰西近代学术变迁史;通过关键事件的巧妙叙述,生动再现了世纪之交法兰西学术的内在不和与外在冲突,再现了欧洲学术界的恩怨史、交织史、发展史。

近代“民族”的兴起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国家主权”“民族国家”的观念,也触及了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学术的现代性问题。激进的、世俗化的变革潮流与保守的、传统的潮流相互竞争、彼此攻讦,使知识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失败标志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崛起,刺激着法兰西;德雷福斯事件引起了法国国内广泛的反军国主义和反教会主义,知识分子亦发生了分裂,1905年法国实现了政教分离,天主教徒、新教徒和犹太人之间的法律平等地位得到确立,这一切加剧了这两股潮流的分化,迫使人们做出选择。激进潮流对法兰西的历史、社会、文化、传统进行重新评估,而保守派则百般刁难,两者之间互动、冲突与融合,形成了近代法兰西的学术文化。

安东尼·吉登斯认为民族国家是“有边界的权力容器”,比传统国家具有更大的管理能力。这意味着“民族”要成为“国家”必须有一个时间维度,即传统的持续和统一,而民族认同的文化象征和话语叙述则创造了起源、连续和传统的概念。历史是建立民族“家园”的基础性板块,因此,“将一切历史化”抑或一切将历史化是民族国家的需要,“批评已经让位于文学史”(80页)。文学第三共和国的法兰西民族主义可能包括这样的信念:要成为法兰西民族的优秀成员,就必须憎恨一切英国人和德国人,不这样做的人就不是“真正的”法国人(Steven Grosby, Nation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17)。

对当代日耳曼学术的排斥,对历史上拉丁文化的排斥,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代的学术面貌,反映了欧洲文化内部的现实和历史差异。朗松在《大学与现代社会》中总结了这个时代对古典文学的惯常抱怨,还特别定义了改革的精神:“文学教育极好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除了培养出大量一无是处的庸才,它造就的是少数以其任性怪诞的想象力去哗众取宠的精英;唯有科学教育能改变这个国家的青年,赋予他们精确的精神、严谨的方法,以及对集体事业来说必不可少的纪律感。”(128页)

“历史不会自动地重复自己”(14页),研究者想原封不动地再现历史只是一种理想,虽然可以不断接近这个理想,但永远不会到达。从这个意义来说,历史研究是永无边界的,历史学的野心一直存在,只要时机恰当,历史学就会毫不客气地扩大这个知识王国,但文学会介入历史,文学不会放弃历史,因为我们的文化从根本上就是历史性的(15页)。但直到1850年前后,对于历史学家以及公众而言,历史仍旧是一种文学体裁(26页)。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其最后二十五年间,历史成了一门科学,它从文学中抽身而出,上升到真正的科学之体(26页)。从1875年至1900年是学科界限重新配置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历史学作为一种“反文学”的科学,作为一种以严格重建事实为己任的专业,确定了自己的位置(30页)。朗松的观念亦得到《历史综合评论》的高度评价:“对这样一种不再依据自然科学的样板,而是根据历史学方法的具体实践去建立文学科学的努力,我们要献上无上的掌声。”(88页)可见,历史与文学虽然不断争执,但亦有携手共进的时刻。只不过“朗松开创了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学史路径:将文学置于历史-社会的空间中考察,同时保有与形式和美学的关联。朗松的贡献使文学研究既没有成为史学的附庸,亦没有成为无法被现代大学体制接纳的‘印象主义’”(封底)。

陈恒评《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朗松主义与法兰西的文史之争

朗松

法国激进政论者勒盖(Pierre Leguay)承认,当朗松得到“德雷福斯的恩泽”之时,他的头脑里的确有基于公民社会的功用考量。当时,这一政治事件虽已平息,但德雷福斯派的成员成立了众多社会组织来继续推行他们心中未熄的理想,而朗松正是这些组织中的一员干将。所谓“大学教席中的社会主义”始终相信人民是可以被教化的,布格莱对这种思想逻辑有精到的概括:“在德雷福斯事件之后,所有人都想向世人展示他们已经把握问题的全部内容,也预感到了如何对社会进行必要的重建。大多数人都在民众大学中投入了他们的教授职业……允许他们投入的一切时间和资源。”(120页)

不过,“历史”终归是一个现实的、政治性的问题,它完全属于尘世而非神国,而尘世会不断地将其世俗化(157页)。文学史就是尘世中的一个主要的世俗路径。文学史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朗松拯救了1880年以来一直处于劣势和守势、萎靡不振的法国文学研究,从而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文学研究产生了最有力的影响。为文学撰史,就是思考我们的今天和未来。尽管这个问题带有恋旧的色彩,它却充满了现实感(第6页)。

朗松的文学史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和传记研究,认为文学史是文明史的一部分,“一部文学作品是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是文明的某个瞬间”(134页)。把文学史放在社会背景下,为第三共和国的各种最高价值服务——简而言之,法语文本解读将自己视为培育公民责任的课堂(135页)。朗松在美国访时讲道:“可以说,今天在法国,对我们国家语言和文学的研究是管了两根支柱,它们是法语作文和法语文本解读……这两种练习是互补性的,它们共同铸就了一种教养。”(138页)可见,文学为提升法国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既要遵循历史的方法,又要进行法语作文、法语文本解读,这是一种教化,是为民主制度、民族国家培养聪慧的公民。朗松主义的本质是民主,是通过文学史对公民的教化表达出来的民主。“艺术有其社会性的目的,应该为收拾道德人心服务。”(94页)“在对主要的典作品的审读中,所有与道德和社会相关的问题都会相继出现。”(135页)

但朗松的目的远远不止如此,他的教化观还体现在有教无类的性别平等方面。作家邦雅曼(René Benjamin,1885-1948)说他在“拜访索邦的那一天,朗松的课堂里挤了‘超过七百人’,这倒算这位老师傅可疑的成功。邦雅曼如此形容朗松课堂的‘国际主义’:‘我看见一群英国女人,俗不可耐的英国女人,她们身上的斗篷散发出橡胶的臭味;一群德国女人,体形厚重,镜片后是肥大的眼球,感谢上帝,瘦小的法国男人还装不满她们的视野。我还看到有俄国人、罗马尼亚人、埃及女人、西班牙人,看到一位刚果来的女黑人和从波斯来的阉人……这些人挤在这里,好像身处美国人办的贝利兹语言培训中心。’作者笔下堆积起各类仇外的陈词滥调,对志在求学的妇女的蔑视也毫无掩饰。在邦雅曼想来,课堂上的男男女女什么也听不懂,因为朗松谈的虽永远是老一套,却是用他的切口行话道出的”(190页)。可见,朗松的改革不但做到遭到了保守派的攻击,而且标志着古典人文学的终结,这终结了依据古典文化来选拔民族精英的传统。由于在中学和大学里鼓吹所有这些改革,索邦“不断地为了群众而牺牲精英”,也为推行分科教育的新理念而摧毁了古典的文化理想(210页)。

文学可以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时代的生活、经历、想象、情感,可以让我们成为另一个人,可以改变人性……这就是文学的不朽性,但它不是自然而然的,它是第三共和国的一种设置,因为在这个时期,《法国文学史》成为世俗国家的福音书。在朗松看来,《法国文学史》的使命就是为世俗文化提供教理,勾勒文化巨人的集体圣徒像。无论是依靠博须埃还是伏尔泰,我们寻求的都是道德伦理,至于它究竟基于基教还是启蒙真理,那是第二位的题。朗松像泰纳和布吕纳介一样主张文以载道,要求艺术必须为道德服务,并且更系统地发展了这种观念(181页)。只要民族在,只要国家在,朗松就会一直在,朗松们会不断出现,朗松主义也不会消失,精细化的学术可以服务民族国家的方方面面。学问已进入一个空前专业

相关知识

相关内容

725人参加!这场培训倡议“争做齐鲁未来教育家”!

近日,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2022-2025)师德涵养主题培训暨课题开题指导活动在曲阜市举办。培训班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专题讲座引领、浸润式师德涵养现场教学、研修课题开题与指导等培养活动。全国知名教育学家、中国教育···

欢迎台生报名!300个免费名额,直通全球最大AI训练营!

全球最大的AI培训班来了!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昨日在北京大学启动!未来一个多月内将在全国重点计算机高校中筛选100名老师300名学生参加2018年培养计划图灵奖得主John E. Hopcroft深度学习发明人Geoffrey ···

第三期中证隰县基层干部乡村振兴能力培训班在杭举办

中国日报11月15日北京电 2021年11月8日-13日,“第三期中证·隰县基层干部乡村振兴能力培训班”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开班,本期培训班由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扶贫基金会、隰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此次培训有来自隰县的68名基层干部参加,中国···

京蒙苏豫涉外法律服务专题培训班圆满结束

由北京市司法局、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江苏省司法厅、河南省司法厅及四省区市律师协会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和律师协会承办的“京蒙苏豫涉外法律服务研讨会暨专题培训班”于11月2日圆满完成所有课程,顺利结束。来自北京、江苏、河南和内蒙古的12···

给校外培训“立规矩” 让“野机构”无处遁形——教育界别省政协委员建言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

连续几日,北京知名舞蹈培训机构——天鹅湖畔少儿芭蕾一夜之间关闭全市门店上了热搜,与之相关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话题也不绝于耳。记者发现,类似的现象,在全国比比皆是。“这位家长,请了解一下我们古筝培训班,今日报名一律5折;街舞团一次缴一年费用,···

京蒙苏豫涉外法律服务专题培训班在满洲里市开班

11月1日,由北京、内蒙古、江苏、河南司法厅(局)及四地律师协会主办的京蒙苏豫涉外法律服务专题培训班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正式开班。本次培训班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相关指示的重要实践,是响应和落实司法部党组对广大律师提出的“···

第三批北京市优秀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试点推进会暨京台社区社会工作专题培训会在京台两地连线举办

2022年7月20日上午,由北京市台办、市社工委市民政局主办的“第三批北京市优秀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试点推进会暨京台社区社会工作专题培训会”在京台两地连线开启,台湾地区社会工作专家及北京优秀社会工作者200余人参加。▲张霄林分享参加培···

【预告】就在明天!西山区2023年第二期线上家庭教育培训

西山区2023年第二期线上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为在家庭中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在全社会···

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 澳门各界倍感自豪

来源:央视新闻20日晚上,不少澳门市民相约一起收看了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现场直播,共同回味本届冬奥赛事的难忘瞬间。澳门体育教师协会会长 老杰龙:这次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展示了我们国家的伟大和强大,在我们的运动员里面也有很多的突破,例如这一次···

校外培训行业迎来强监管,“教育 区块链”新模式试图解决行业痼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永菲 冉学东 北京报道近两个月,以校外培训为主要业务的教辅行业迎来密集监管。从诸如高思、跟谁学、学而思等多个头部教育机构被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到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校外···

建场地、做培训、打造IP,室内滑雪紧握冬奥接力棒

近年来,室内滑雪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室内滑雪场数量为36家,位居全球第一。后冬奥时代,室内滑雪该如何大显身手?2020年室内滑雪场数量超2013年7倍2月20日,北京冬奥会正式闭幕,冰雪运动市场仍在快速发展。据文旅部相关调···

全国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政治培训班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公安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切实把广大公安民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领导干部队伍政治建设和忠诚教育?公安部党委统筹谋划、孜孜不倦。1···

枫叶教育亏损超31亿;北京首批线上学科培训非营利牌照仍在民政审批中|一周教育要闻

实习记者|陈振芳本周,教育机构方面,“学而思转型的非营利机构未能通过审批。”言论在社交媒体发酵,北京首批线上学科培训非营利牌照仍在民政审批中,尚未获得许可证;“早教第一股”美吉姆重庆两加盟店陷跑路传闻,美吉姆称,预计两周内能够正常上课;苹果···

京保扶贫协作结硕果,北京三年帮河北阜平培训1483名教师

在京保扶贫协作推进中,北京不断加大对保定阜平县的教育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全方位推动阜平教育质量提升。3年来,利用京冀扶贫协作资金,北京已帮助阜平县培训了1483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据了解,阜平职教中心与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5家会员企业,···

最新!校外培训七大违规行为将被重罚,一图解读

“双减”改革实施两年以来,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开展校外培训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机构“卷款跑路”问题仍零星发生,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仍不时受到损害,为此,教育部组织成立了调研组,先后赴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江西、浙江等实地···

夏宝龙在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来京学习的香港中小学校长和教师

夏宝龙在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来京学习的香港中小学校长和教师 主办方供图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 高凯)5月16日上午,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夏宝龙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参加“香港中小学校长领导研习班及新入职教师内地学习团联···

白银市举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培训班

为了给全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搭建一个交流学习、开阔视野的高质量平台,7月17日,白银市举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结合白银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暨···

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超九成

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超九成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继续做好···

非学科类培训行业性增长:门店增加、课程上新、业绩翻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教育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青少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率先复苏,取得行业性增长。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有的公司营收显著增长,有的公司利润扭亏为盈;有的公司招收人数回暖,有的公司开始扩张教学中心。新东方、好未···

努力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侧记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努力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侧记新华社记者冯家顺、丁小溪“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方向更明、办法更多”“提升领导能力,打造群众信得过的‘铁班子’”“学习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