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更换 ]
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宁波昆明苏州郑州长春合肥南昌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石家庄太原珠海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三亚赣州九江金华泰安榆林许昌新乡舟山慈溪南阳聊城海口东营淄博漳州保定沧州丹东宜兴绍兴唐山湖州揭阳江阴营口衡阳郴州鄂尔多斯泰州义乌汕头宜昌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日照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肇庆西宁介休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德阳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齐齐哈尔昆山柳州绍兴县运城齐河衢州太仓张家口湛江眉山常德盘锦枣庄资阳宜宾赤峰余姚清远蚌埠宁德德州宝鸡牡丹江阜阳莆田诸暨黄石吉安延安拉萨海宁通辽黄山长乐安阳增城桐乡上虞辽阳遵义韶关泸州南平滁州温岭南充景德镇抚顺乌海荆门阳江曲靖邵阳宿迁荆州焦作丹阳丽水延吉茂名梅州渭南葫芦岛娄底滕州上饶富阳内江三明淮南孝感溧阳乐山临汾攀枝花阳泉长葛汉中四平六盘水安顺新余晋城自贡三门峡本溪防城港铁岭随州广安广元天水遂宁萍乡西双版纳绥化鹤壁湘西松原阜新酒泉张家界黔西南保山昭通河池来宾玉溪梧州鹰潭钦州云浮佳木斯克拉玛依呼伦贝尔贺州通化朝阳百色毕节贵港丽江安康德宏朔州伊犁文山楚雄嘉峪关凉山雅安西藏四川广东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宁夏香港澳门
培训资讯网 - 为兴趣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资讯知识

“幸福教育”悖论:韩国是如何打压教培机构,又如何恢复它们的?

教培 教培机构 教育

中低收入家庭反而不愿意以取消补习的方式减负,因为“拼成绩”可能是他们的孩子改变人生的最后机会。

“幸福教育”悖论:韩国是如何打压教培机构,又如何恢复它们的?

韩国学生们背着书包,路过几家培训机构。

本刊记者/龚怡洁

凌晨2点,艺媛(音译)还在学习。这个时间睡觉,对她来说是奢侈。

艺媛正在准备高中的入学考试。为了不让自己放松,她一直把闹钟放在眼前,还会用橡皮筋箍住握笔的手指,这样即使手指僵了,也可以用手腕发力,继续写字。到了晚上撑不住的时候,艺媛就喝点罐装咖啡——这是她瞒着妈妈偷偷藏起来的。

韩国EBS电视台拍摄的《学习的背叛》纪录片,以这样压抑的叙事开场。贯穿初高中时代的升学压力,让韩国不少的学生和家长们选择求助课外补习班。根据韩国教育部和统计厅2019年公布的资料显示,2018年韩国小学、初中、高中生人均每个月课外辅导费为29.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元1733元),课外辅导总参与率高达72.8%。

“鸡娃”问题在中国也已经泛滥。不过,近日中国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其中明确了“压减学生作业量”“从严治理校外培训”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给“鸡娃”家长和教培机构泼了冷水。

课外培训班被严管后,家长们又开始担心:如果市面上没有补习渠道,那么学校、地域间教育资源的差距,靠什么弥合?

整饬教培机构,事实上在韩国早已开始。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韩国就开始压制国内的补习大潮,试图平衡公共教育与私教的关系,同时更新教育理念。在中国“双减”政策发布的节点,韩国所走过的道路,或许能提供一些参照和启发。

“影子教育”的反复

在韩国的富人区江南区中,大峙洞以“补习一条街”的名号闻名。3.53平方公里的街区内,密密麻麻地挤着1000多家补习班。首尔高等中学、京畿高等中学等韩国知名高中也坐落于此,把这里的房价、课程价格与弥漫的紧迫感又扩大了一些。

“幸福教育”悖论:韩国是如何打压教培机构,又如何恢复它们的?

首尔的大峙洞有数百所私立补习班,为争取进入该国一流大学的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课程。图/乔尔·李

大峙洞的补习班生意,是在本世纪初开始兴起的。这里的补习班,主要针对的是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两个阶段的辅导。它的兴盛,除了有市场需求外,还得益于两个政策:一是上世纪90年代末,韩国政府决定将江南区和瑞草区划为教育地块;二是韩国政府于2000年给补习班解禁,重新开放了校外培训。

此前,韩国的补习班政策经历了多次反复。二战后,当时积贫积弱的韩国急需普及义务教育、扩大高等教育的覆盖面,以尽可能地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力。到1968年,朴正熙政府颁布了《全民教育宪章》,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平等理念的重要性。当时韩国的教育,是一种“政教”联合、强调意识形态的专制色彩教育。而体制外的“影子教育”(中小学学科类的补习班),就对平等教育理念的落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谓“影子教育”,强调的是课外辅导对于公共教育的良性补充作用。对于公立学校而言,课外辅导能够缓解学校的教学压力,实现对师资的扩充;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外辅导能够成为一个跳板,帮助他们抵达更好的学校,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甚至实现阶层的跨越。

“幸福教育”悖论:韩国是如何打压教培机构,又如何恢复它们的?

放学后,韩国的学生们通常会在补习班学习到深夜。

而到了1980年7月30日,掌握政权的全斗焕政府出台了“7·30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教育正常化与解决课外补习过热方案”。当时,韩国980万小学、初中、高中生中有15%的人参加课外补习,家长们在课外补习上的花费高达3275亿韩元。方案一方面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取消先前的大学入学考试,引入推荐制以缓解应试教育压力;另一方面,禁止了一切课外补习班。

但是,这样的“一刀切”政策并未取得实际效果。补习班并未被消灭,反而转向地下,成为了只有富人才可以享受的教育资源。韩国学生的分数压力并未减小,但教育费用却水涨船高,教育的阶级化差异也不断在扩大。

在中低收入家庭的强烈要求下,1995年5月,韩国总统教育改革委员会出台了《教育改革新方案》,认可了影子教育的合法地位。但为了将影子教育机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韩国采取了平衡措施,对公立学校和教师进行补贴,以提高公立学校的竞争力,并优化高考政策、淡化唯分数论,从而不让补习班过热。这一政策一直沿用到本世纪初,

从2013年开始,韩国也试图将补习的功能以“课后服务”的形式收编至学校内。另外,政府还于2016年推出“幸福教育”政策,并在初中推行“自由学年计划”,强调教育的“以人为本”,试图减轻考试压力。

但时至今日,大峙洞的升学考试补习生意仍热度不减。在大峙洞补习班上课的胡姓同学接受《韩国先驱报》采访时表示,想要进入心仪的大学,不上补习班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从来没听说过身边有人是不上补习班就考上好大学的,”她说道,“补习没办法避免。”

“幸福教育”悖论:韩国是如何打压教培机构,又如何恢复它们的?

韩国学生们在暑假期间在一家实习班参加培训。图/韩联社

学习的“背叛”

EBS的纪录片还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高二在读的韩国男生明基(音),是作为社会特殊关怀对象考入科学高中的。2000年之后,韩国的教育政策加大了对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的扶持,“社会特殊关怀对象”放宽录取便是其中一项。

明基所进入的“特殊目的高中”(简称特目高)包括外语高中、科学高中等以特性化目的兴办的高中,这也是韩国政府试图推行教育公平的一种尝试。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推行教育“平准化”政策,取消重点高中,转而在普通高中之外设立特目高和自律型私立高中。想要进入这两种高中,除了参加升学考试之外,还需要提交申请、推荐信等材料。这两种高中也成为了韩国学子眼中“直通顶尖大学”的最佳跳板。根据2012年韩国教育发展研究所(KEDI)发布的数据,特目高的孩子们,英语、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都要比普高的学生高出40分以上。这足以说明他们强大的竞争力。

然而,明基的特目高学习生涯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他的数学成绩甚至经常只到考50多分。“在学校里,同学们会说,我们学校大部分成绩差的人,都是通过社会特殊关怀对象项目进来的,”明基说,“(他们)就会这样毫无顾忌地说出来。我来到这里以后,比起辛苦,其实心痛的感觉更多。我来学校之后拼命努力想要往上爬,但现在我会觉得,好像不值得我这样挣扎。”

“幸福教育”悖论:韩国是如何打压教培机构,又如何恢复它们的?

韩国探讨教育的纪录片《学习的人》视频截图。

对于韩国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说,想要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跨越的愿望无比强烈。但是他们的家庭的经济实力、所处的阶级和手握的资源,都会成为实现这个愿望的巨大障碍。据2012年韩联社报道,有研究结果表明,韩国父母月收入每高100万韩元,其子女的英语托业(TOEIC,国际交流英语考试)就会高出21分。英语水平的差距又与就业机会和年薪成正比,托业成绩每高100分,年薪就会高出170万韩元。

像明基这样家庭清贫的高中生们,即使享受政策优惠进入了特目高,也很难把这一“优惠”转化为真正的、以考学实现的阶级跃迁。首尔大学韩语教育学博士在读的小张告诉《中国慈善家》,韩国的高考制度和中国有一个很大的差别:韩国高考除了卷面考试之外,还有面试环节。“面试要看学生整理的生活记录册,其中包括社会服务、海外交流这些内容,”小张说,“除了看学习成绩,还要看社会实践。一些家庭条件好的的孩子,可以去非洲当志愿者,或者去国外参加小提琴演奏比赛。但普通家庭的孩子,高考要是没有那些特长加分,有可能就算考满分,也考不进首尔大学。所以他们只能死磕学习成绩,所以就必须要补课。”

“幸福教育”悖论:韩国是如何打压教培机构,又如何恢复它们的?

在韩国,家庭不好的孩子别无选择,他们只能自愿承担更多的学业压力。

小张说,在他认识的首尔大学的韩国学生中,也有少数并未参加高考,而是通过提前选拔进来的。走这一渠道进入顶尖学府的学生,高中在读期间连续两年内的大小考试,都必须考进全校前三名。

而这些学生通常出身富裕的家庭。“我侧面了解过一个学生的家庭,他四岁就上了那种外国人开的国际幼儿园,他的英语发音、社会实践情况都是上乘的,从小看的外国小说、社会文明类的书也特别多。”小张说。

而家庭不好的孩子则别无选择,他们只能自愿承担更多的学业压力。2014年,韩国教育部曾出台过一条禁令,禁止公立小学在课后为学生补习英语,以“引导小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本国语言上”。但这条政策先是因遭受强烈反对而延期,之后二次准备落地时又再次被抵制——家长们在韩国总统府青瓦台网站发起请愿,要求撤销这一决定。

“全国4800所小学的24万名一、二年级小学生,都通过学校的课后补习学习英语。”其中一名请愿者写道,“请保留学校课后补习。私教学费实在高昂,请帮助我们这些家长减轻财务负担吧。”

韩国政府的学习减负政策并非总是受欢迎的——对于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反而不愿意以取消补习的方式减负,因为“拼成绩”可能是他们改变人生的最后机会。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告诉《中国慈善家》,在他接触过的韩国学者们看来,目前韩国教育系统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的阶层差异很大,最好的教育资源仍然是被上流阶级所占有。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很好地解决。”

在EBS的纪录片中,艺媛这样写道:“一个年级就有六百个人在向我逼近,他们都上四五个补习班,有许多怪物般的人已经学完了高中的课程。虽然知道这样想是不好的,但我还是经常会厌恶自己的家境、厌恶这样的现实,所以更加拼了命地学习。”

即使学习和努力很可能会在未来“背叛”艺媛们,但这已经是普通家庭孩子想要向上攀登的最佳选择。

“幸福教育”悖论:韩国是如何打压教培机构,又如何恢复它们的?

韩国探讨教育的纪录片《学习的人》视频截图。

“幸福教育”的悖论

韩国决策者也一直在思考,教育政策要如何平衡公共教育与私教间的关系?

一种尝试是尽力缩小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以提高公共教育水平的方式,抑制补习的过热。韩国1967年颁布了《岛屿及农村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其中的一个内容,就是实行教师定期轮岗制,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师资不均衡的问题。小张告诉《中国慈善家》,目前,韩国的老师一般是三年一轮岗,发达地区任教的好老师也会调往地方。这样,哪怕是农村的学生,也会碰到一些好老师,接触一些上乘的教育资源。

另外,首尔市最近还出台了一项政策:本月2日,市政府通过了约36亿韩元的“首尔学习”项目预算案,内容为拨款向大型课外培训机构购买“明星讲师课程”,并以网课的形式免费提供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学习。“既然不能遏制课外补习教育的发展,就应该让所有人共同享受其好处。”首尔市市长吴世勋表示。目前,首尔市政府正在与知名网课机构协商,打算以市场价15%的标准采购课程。

不过这一旨在“促进教育平等”的方案也受到了一些质疑。首尔市各教育组织认为,想要缩小教育差距,并非只是把网课机构的课程免费普及就能解决问题。他们反而担心,这一做法会让补习风气更盛,反而不利于政府发展公共教育。

学生和家长对于补习班的狂热,其根本原因在于“考个好大学”的强烈愿望,和将“好大学”与“好工作、好收入、好人生”划等号的一种信念。然而,考个好大学应当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吗?在国家发展、筛选人才的现实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之间,是否有那么一条恰当的路径?对此,韩国教育界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幸福教育”悖论:韩国是如何打压教培机构,又如何恢复它们的?

韩国探讨教育的纪录片《学习的人》视频截图。

杨东平告诉《中国慈善家》,韩国默认义务教育以外的高中大学教育存在竞争,而小学至初中的义务教育则开始理念转型。韩国的教育模式已经从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开始进行改革。据他了解,在韩国取消幼升小、小升初选拔考试后,小学阶段的狂热补习已经相对少见。在取消择校后,各个小学的教育资源配置也相对均衡。

“我们去年访问韩国时,询问了两个京畿道小学生的家长选择小学的标准,他们表示‘一是离家近,二是伙食好’。因为小学基本不存在升学竞争,所以他们上的培训班也主要是艺术、体育等兴趣班。而韩国城乡间小学的差距也相对比较小。一个原因是韩国并不存在城乡的二元结构,在做普及教育时,是‘一张图纸涵盖所有学校’。另外,韩国的义务教育最初是从边缘向中心普及。这是考虑到城市的支付能力比较强,所以先在海岛、农村等偏远地区先建设标准化的学校,普及免费的义务教育。”杨东平说。

哈尔滨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张隽告诉《中国慈善家》,韩国的公立小学都包含“教养科目”,涵盖钢琴、伽倻琴等非学科类的兴趣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分数以外的世界。她参与中韩学生交流项目时,能明显感受到“韩国的小学生很外放,团队协作能力也很强”。

在2016年“幸福教育”理念被提出后,近些年,韩国开始在部分初中试点“自由学期计划”,而最终定型的“自由学年计划”,已在韩国90%以上的初中内落地。延世大学教育学部金胜完(音)教授的团队就对“自由学年计划”的出台背景和目标做了具体研究。金教授表示,在韩国教育被诟病“竞争过热”“应试地狱”的背景下,“自由学年”给予初一学生为期一年的免考期,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课,能够让他们在僵化的课堂外开辟出一点空间,自由探索人生道路。

但她同时指出,这一计划所基于的理念,是“让学生自身获得幸福”的新自由主义追求,但刚刚成为发达国家的韩国仍然面临着快速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竞争力迫切的需要。“个人”与“集体”目标的碰撞,也使得类似“幸福教育”的减负政策最终可能陷于矛盾境地。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创新,与初升高和高考之间的竞争同时存在着。曾经,学校的功能被定义为选拔人才、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尽管韩国的教育界意识到,这种发展主义的概念已经过时,但从小学开始的理念矫正,需要一定的时间将成效层层扩大。这也意味着针对义务教育开展的教育创新,很难迅速地说服已经站在高考关口的学生和家长。

“名校对社会阶层的垄断仍然非常严重。”杨东平表示,“肯定是有一批焦虑的家长,想要让孩子考入顶尖大学。一些培训机构,就会借机混淆义务教育和高中大学的竞争教育。”

目前,学生家长花费在补习班上的费用数额仍然庞大,经济压力也十分显著。2016年,首尔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崔仁哲(音)与韩国知名婚介公司共同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韩国未婚男女对于生育的期望中,经济负担是一大障碍。其中,26.7%的受访者将“课外补习费用”选为生育孩子的最大负担。另外,28.6%的受访者认为,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太大,是韩国出现低生育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

相关内容

溥仪的侄女:17岁爱上日本同学,日本母亲强烈反对,19岁跳入火山

1931年,日本人想让溥仪迎娶日本公主,以便生下1个带有日本皇室血脉的孩子。溥仪以“已有皇后”为由,拒绝了这一要求。同时,日本国内也强烈反对,因为他们的公主绝不外嫁。4年后,溥仪一奶同胞的亲弟弟溥杰,从日本留学归来,日本人再次提出联姻计划。···

凤凰艺术 | 从自我到宇宙 周松德国个展继续探索“存在”

周松近日,艺术家周松大型个展在德国哈根奥斯特豪斯美术馆开幕,展出了艺术家周松十年来创作的多个系列作品。德国哈根奥斯特豪斯美术馆馆长泰丰·贝尔京博士、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教授担任联合策展人,美国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终身教授···

(英文授课、一年学制)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硕士

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硕士招生简章英文授课 学制一年大学介绍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是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区唯一一所综合型公立大学,由阿方索十世于1272年创办。穆尔西亚大学一直秉承着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立志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拥有大约名学生,而这一增···

美国护照到期更换 美国宝宝护照北京上海广州换发代办机构

合法正规机构 签署服务合同全国范围受理美国护照到期后更换服务,代办收费2700人民币 预约北京美国驻华大使馆、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就近办理美国护照换发 翻译填表···

看了加拿大兴趣班的价格,我惊呆了……

淘妈这个暑假在加拿大,大淘和小乖都在国内,每天踢球大汗淋漓的,倒也玩得痛快。我前两天开信箱,发现里面塞着一张广告,刚想随手丢掉,转念一想,也许有点用,决定多留它两天,回家翻翻看。里面有一页滑冰课的广告, 海淀妈妈的老毛病犯了, 看见课就想报···

《熔炉》出版十周年,韩国的性别平等情况变好了吗?

作者丨镜陶译者丨田禾子“比暴行更痛苦的是遭到孤立的感觉、没有人帮助的绝望。比起不能为真相发声,对现实充耳不闻更加可耻。”近期《熔炉》中译本十周年纪念版在国内出版,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曾掀起的热潮还历历在目。《熔炉》的情节取材于2000年到···

爱上冬奥村按摩床 美国运动员回家后买同款

【环球时报记者 西 山】因为太喜欢北京冬奥村里的高科技按摩床,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泰莎·莫德一回到家立马在网上下单了同款按摩床。泰莎21日在短视频分享平台TikTok上向网友展示了刚刚到货的按摩床。莫德说自己本来打算睡一晚,但是因为要去旅行,···

山东恒德国际中医培训班开课啦

咨询电话:15166132667(微信同号) 中医康复理疗培训班主讲中医教授刘致国,民间老中医,中医副主任医师,美国国际华佗中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国内骨伤泰斗,北京中医药大学宋一同教授弟子,擅长脊椎修复、腰损伤、椎间盘突出治疗以及外扭跌打伤···

尚德机构登陆纽交所 成内地首家美国上市成人教育机构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 北京时间3月23日晚,尚德在线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尚德机构”)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成内地首家赴美IPO互联网成人教育机构。尚德机构成立于2003年,此后一直聚焦成人教育市场,主要为年龄在 18~40 岁之间的用户提···

北京冬奥会|这个美国人,用一天学会了弹奏《保卫黄河》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胡佳丽、赵旭)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现场,一段“现学现卖”的《保卫黄河》让五棵松体育中心的音乐总监、美国人鲁赫尔·蒂埃特火到了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纷纷表示,太会“整活儿”了!“冰球赛场瞬息万变,我们会根据比赛节奏、场上···

万字调研:美国养老产业横向对比,给中国的机会启示 | 超级观点

带着观点看商业。超级观点,来自新商业践行者的前沿观察。文 | 特约观察员 段明杰编辑 | 崔砚冬中国养老产业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高速发展后,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第一个发展困境——如何找到盈利模式?如何找到养老服务以外的其它产业方向?而纵观世界养老···

监狱是什么?一部英国监狱史

《牢影:英国监狱史》,[英]哈利·波特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版。监狱的历史绝不仅是简单的维多利亚哥特式故事像青楼一样,监狱一直存在于我们左右,但随着时空的推移,监狱的条件、属性和功能,以及监狱的名称、特点甚至存在的理由都发生了根···

CD情商项目落地中国,引发美国主流教育媒体争相报道

—— 美林教育&CD——近日,美林教育与全球儿童情商领导品牌Conscious Discipline智慧自律(简称CD)达成合作,美林教育将通过与北京师范大学有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CD项目在中国的实施,为中国情商教育注入新的血液,美国各大···

新东方登陆美国教中文!俞敏洪的脑洞,真大

体面人俞敏洪,最近在教培领域,杀了个回马枪。据媒体报道,新东方旗下子公司北京比邻东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比邻北京)开始在美国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儿开设中文课程,并于11月23日在加州举行了首场线下活动,咨询现场挤满了华人父母。想当年,俞敏洪···

呼唤爱唱歌的你:2022“文化中国•水立方杯”日本赛区报名启动

中文导报讯 一年一度的“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今年即将开始了。2022年的主题是“一起唱,创未来”。这项比赛由“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组委会举办,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李双江退休金每月3万,为李天一铺路接商演,梦歌却携子前往美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84岁的歌唱家李双江一家又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全网都炸了锅,10年前旧事再重提,妻儿老小成为焦点。80年代末90年代初,李双江的歌曲···

95后Magda在英国:工作7年,出国读研,到底值不值

第303位真实人物采访执笔人:N叙述人:Magda改变人生,有时候2个月就够了。Magda离开了工作7年的行业,花了2个月的时间,准备好了出国留学的一切。孤身一人前往英国求学,她带着“自由、热情、勇敢”的标签,开启了全新的生活。7年前,Ma···

老爸踢球留洋巴西西班牙,老妈搭档刘国梁夺冠,17岁“体二代”创中国澳网历史

今天,“商竣程”这个名字在中国体育圈被刷屏了。2023年世界网坛第一站大满贯赛事,澳大利亚公开赛首日,这位只有17岁、ATP世界排名第194位的中国小将以3:1战胜了世界排名第74位的德国选手特奥,顺利晋级男单第二轮。第一次参加澳网成人组、···

“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英国赛区比赛落幕

新华社伦敦7月24日电(记者杜鹃 许凤)2022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英国赛区比赛24日在英国首都伦敦落下帷幕,21名选手参加当天举行的决赛。经过3个多小时角逐,最终鲁子群、赵希朗、楼晓栋分别获得少儿组、青少年组和成年组金奖,···

“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英国和瑞士赛区比赛举行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伦敦、日内瓦记者报道:2023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英国赛区和瑞士赛区比赛近日举行,各赛区获胜选手将参加全球总决赛。“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自2011年起已连续举办13届,在全球华···